放射性粒子自动植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瓦楞纸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瓦楞纸箱 > 五层瓦楞纸箱

放射性粒子自动植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 2025-03-07 07:54:19

产品简介 / INTRODUCTION

  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子植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放射性粒子自动植入装置。

  2.放射性粒子植入为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穿刺针穿刺到肿瘤内部,然后将微型放射源经过穿刺针打入到肿瘤内。目前常用的植入粒子的设备有国产植入枪和进口植入枪。国产粒子植入枪设计最简单,临床中应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撞针后撤时容易拔出枪体,再插入困难且荒度时间。进口的mick植入枪解决了撞针拔出的问题,但是枪体较长,几乎是国产植入枪长度的两倍,在临床应用中,有时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导致难以植入粒子。此两种枪均需要一个人双手操作才能完成粒子植入,在术者控制植入针位置情况下,必须要有助手持枪才能完成粒子植入,因此术者一个人在目前现有设备支撑下不能完成粒子植入手术。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射性粒子自动植入装置,以解决现有放射性植入枪撞针容易拔出枪体造成手术时间浪费以及需要多人完成操作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放射性粒子自动植入装置,包括枪体,在所述枪体的前端设置有粒子仓基,在所述粒子仓基前端设置有枪头,在所述枪体后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为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在所述手柄的内腔中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由电机驱动旋转,在所述手柄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状的导向管,在所述枪体内穿接有撞针,所述撞针穿过所述导向管并在所述大齿轮的侧面形成螺旋状,所述撞针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大齿轮上。

  5.所述导向管靠近所述枪体的一端的端口的方向和所述枪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6.在所述粒子仓基上开有用于连通所述枪头内腔和所述枪体内腔的粒子通道,在所述粒子仓基的顶部开有粒子仓插接孔,所述粒子仓插接孔的底部和所述粒子通道相连通。

  9.在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垂直于其侧面的手动杆,所述手动杆从所述手柄内伸出。

  10.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撞针自动推动粒子进行植入手术,在使用时在枪体的前端安装合适的枪头以及植入针,在粒子仓基内安装粒子仓,操作者单手手持手柄,并控制植入针的位置,在确定植入针位置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并驱动大齿轮转动,端部固定在大齿轮侧面的螺旋状撞针在大齿轮的驱动下开始旋转,位于导管内的撞针开始沿着导管移动,从而使位于枪体内的撞针部分伸长,撞针穿过粒子仓基将其内部的粒子推出,并使粒子通过枪头和植入针进入患者体内;然后使电机反转,带动撞针回复原位,将植入针从患者体内取出,完成粒子的植入操作。从而使粒子植入手术一个人便可完成,节省了医护人员,并且撞针由电机驱动,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由于撞针的后半部分都位于手柄内,可以大幅度缩短枪体的长度,在使用时避免了空间的限制。且在植入粒子或拔出撞针时,撞针不

  会从枪体内脱出,不需要重新安装撞针,能够节省大量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14.图中:1、枪体;2、粒子仓基;3、枪头;4、手柄;5、大齿轮;6、小齿轮;7、导向管;8、撞针;21、粒子通道;22、粒子仓插接孔;31、枪头本体;32、通过孔;33、活动阻挡板;34、环形槽;35、槽口;36、杠杆;37、复位弹簧;81、凸起部。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枪体1,在枪体1的前端安装有粒子仓基2,在粒子仓基2前端安装有枪头3,在枪体1后端安装有手柄4,手柄4为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在手柄4的内腔中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5和小齿轮6,小齿轮6由电机驱动旋转,在手柄4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状的导向管7,在枪体1内穿接有撞针8,撞针8穿过导向管7并在大齿轮5的侧面形成螺旋状,撞针8的端部固定在大齿轮5上。

  16.其中,导向管7用于引导位于手柄4内的撞针8,使螺旋状的撞针8通过导向管7后输出至枪体1内,使导向管7靠近枪体1的一端的端口的方向和枪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从而使输出的撞针8沿枪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

  17.枪体1和手柄4之间、枪体1和粒子仓基2之间以及粒子仓基2和枪头3之间都通过螺口进行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便于更换零件以及维修。

  18.在粒子仓基2上开有用于连通枪头3内腔和枪体1内腔的粒子通道21,在粒子仓基2的顶部开有粒子仓插接孔22,粒子仓插接孔22的底部和粒子通道21相连通。在使用时将粒子仓插接在粒子仓基2的粒子仓插接孔22内,粒子仓中位于最下方的粒子正好和粒子通道21相对应,当撞针8通过粒子仓基2时,将位于最下方的粒子推出至枪头3内,然后粒子通过植入针进入到患者体内,将撞针8回复原位时,粒子仓中的粒子向下移动填充被推出的粒子的位置,为下一次植入做好准备。在粒子仓基2的底部开有若干条孔,条孔和粒子通道21相连通。如果粒子仓基2内部有血液进入,血液可以从底部的条孔中流出,防止存血导致粒子不能顺利打出。

  19.在撞针8的中部设置有大于撞针8直径的凸起部81,可以在手柄4的端口处设置一个直径较小的小孔,使撞针8能够通过但凸起部81无法通过,或者直接使用导向管7的端口对凸起部81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撞针8能够退回至枪体1内但又不会回退太多,从而节省下一次植入操作的时间。

  20.除了使用电机作为动力外,还在大齿轮5上设置有垂直于其侧面的手动杆,手动杆从手柄4内伸出,可以直接通过手动杆驱动大齿轮5的移动,从而驱动撞针8的移动,从而保证当电动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够完成粒子植入操作。其中,手动杆可以和大齿轮5的转轴相连接,通过旋转手动杆带动大齿轮5的旋转;手动杆也可以平行于转轴且距转轴一定距离,在手柄4壳体上开有弧形槽孔,手动杆位于弧形槽孔内,拨动手动杆使其在弧形槽孔内移动从而带动大齿轮5旋转。

  21.枪体1内腔的前端为锥形,使撞针8到达枪体1前端时,由锥形的端口导向进入至粒子仓基2的粒子通道21内。

  22.如图2、图3所示,枪头3有两种结构,分别适用于八光植入针和mick植入针。

  23.如图2所示,第一种用于安装八光植入针:枪头3包括枪头本体31,在枪头本体31上设有贯穿枪头本体31的通过孔32,在枪头本体31的后端设置有活动阻挡板33,在枪头本体31的前端设有与通过孔32同轴的环形槽34,在环形槽34的外侧面上设有螺纹,环形槽34内侧面为斜面。

  24.如图3所示,第二种用于安装mick植入针:枪头3包括枪头本体31,在枪头本体31上设有贯穿枪头本体31的通过孔32,在枪头本体31的后端设置有活动阻挡板33,在枪头本体31上开有槽口35,在槽口35内轴接有杠杆36,杠杆36的一端位于通过孔32的前端,杠杆36的另一端伸出枪头本体31,在杠杆36伸出枪头本体31的一端与枪头本体3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7。

  25.在手柄4内设置两个限位开关,当相应结构移动到第一个限位开关位置时表示撞针8已经将粒子推入至患者体内,此时触发该限位开关使电机停止转动;当相应结构移动到第二个限位开关位置时表示撞针8已经回复至原位,此时触发该限位开关使电机停止转动。

  26.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撞针8自动推动粒子进行植入手术,在使用时在枪体1的前端安装合适的枪头3以及植入针,在粒子仓基2内安装粒子仓,操作者单手手持手柄4,另一只手控制植入针的位置,在确定植入针位置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小齿轮6转动并驱动大齿轮5转动,端部固定在大齿轮5侧面的螺旋状撞针8在大齿轮5的驱动下开始旋转,位于导管内的撞针8开始沿着导管移动,从而使位于枪体1内的撞针8部分伸长,撞针8穿过粒子仓基2将其内部的粒子推出,并使粒子通过枪头3和植入针进入患者体内;然后使电机反转,带动撞针8回复原位,将植入针从患者体内取出,完成粒子的植入操作。

  27.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粒子植入手术一个人操作完成,节省了医护人员,并且撞针8由电机驱动,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由于撞针8的后半部分都位于手柄4内,可以快速缩短枪体1的长度,在使用时避免了空间的限制。且在植入粒子或拔出撞针8时,撞针8不会从枪体1内脱出,不要重新安装撞针8,能节约大量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植物资源精细化工与化学 3.生物质精炼 4.天然产物化学

  1.CRISPR-Cas系统 2.基因编辑 3.基因修复 4.天然产物合成 5.单分子技术开发与应用

  1. 基于糖类的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价及糖类疫苗的研制 2.功能糖类的化学酶法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3.多糖及仿生材料功能的开发及应用

  1.天然产品的提取分离与活性研究 2.天然产物活性与安全性评价 3.中药组方配伍机制研究

瓦楞纸箱定制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