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应用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应用案例 > 360直播体育赛事直播

热爱可抵万难在科研中找兴趣点破译中药“糖密码”——记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研究员澳门大学中药质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赵静

时间: 2025-03-16 07:59:14

  3.8妇女节来临之际,赵静获得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她扎根于中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专业方向,常年在中医药的科研、服务、科普领域持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女性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聚焦分析测试领域,慢慢的变多的女性工作者正以独有的坚韧与智慧,打破传统藩篱,绽放夺目光芒。她们凭借专业的实力与创新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今天要记录的一位杰出女性,是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研究员、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赵静。

  分析测试界有很多女神级别的女教授,她们是我们分析测试女性学习的榜样!女性在分析测试领域有先天的优势,例如很细心,有耐心,不怕繁琐的步骤等。”她还说“希望我们的后浪们,不要畏难,在科研中找兴趣点,在兴趣中找科研点,多做点原创性工作,给人类知识宝库“添砖加瓦”。追求原创性,就是保持科学的精气神。”

  3年后,3.8妇女节来临之际,赵静获得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她扎根于中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专业方向,常年在中医药的科研、服务、科普领域持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斯坦福全球Top2%终身影响力顶级科学家,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国家糖工程技术中心-澳门大学中药糖工程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西太区草药监管协调论坛永久秘书处的秘书兼项目主任。

  赵静说:荣誉属于集体,勋章人人有份!感谢提供科研平台的澳门大学,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感谢我的老师,领导,家人。我仅代表课题组来接受这个奖项!仅仅向各位讲述,我们坚信中医药有效,十几年如一日,努力工作,

  糖分析一直是世界级科学难题,缺乏快速专属的定性定量检测的新方法,导致已有的糖类药物的质量均一性及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并极度影响药品的开发与生产,也给中药多糖质量控制带来非常大挑战。多糖是中药重要的组成成分,部分药材含量极高,且多糖与疗效紧密相关,有些药材把多糖去掉了就没有疗效,特别是妇科常用药。赵静教授作为拓展创新者,在课题组基础上,和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形成了一套系统糖分析技术与策略“糖谱法”,完成中药多糖真伪、优劣、可溯源等质量控制三步法。还针对多糖3D螺旋空间结构影响药物疗效的问题,经过10年的技术开发,研发出糖谱法4.0,能够可视化地快速测量多糖螺旋结构,确定单链、双链、三链的链高和比例,可以准确分析多糖成分的构效关系。赵静教授和团队深耕糖分析技术,为中药打造一把国际认可的“质量标尺”,有效找出药品质量的痛点,构建了具有中医药特点的科学评价体系,解决中医药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同时给生物制品、药物载体、多糖原料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拓展了质量检验方法,具有很重要意义。

  早在2017年受美国药典委员会邀请,对美国市售的灵芝膳食补充剂进行质量检验,发现75%与标识不符合。美国植物委员会首席科学官Stefan Gafner博士对此评论道:质量操控方法需要改进了。如今,这一系列技术成果和研究策略,正用于多种中药产品的提质改造,有效促进了中医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提升了中国中医药产品的竞争力。

  赵静及她团队,一直热情参加各种中药标准的制定,包括中国药典,美国药典,ISO标准等。基本的产品为多项美国药典委员会标准,含2014首次实现3项中药标准进入美国膳食补充剂标准,成为美国法定强制执行标准,被140个国家接受,标志着突破中药国际化瓶颈,2014年受到美国药典委员会嘉奖。此外,2023年,经过8年努力,在各方支持之下,西太区草药监管协调论坛永久秘书处落户澳门,

  赵静担任永久秘书处秘书和项目主任。她和团队开始正式深度参与日本、韩国等8国与地区的草药法规标准协调和国际宣传。赵静还负责成立草药志愿者协会,开展国际草药科学教育和科普教育,培养青年人才。

  赵静表示:我们身边有很多榜样,我们用心工作,很幸运被看见,“非常感激国家《支持女性科学技术人才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更是作为粤澳融合发展的受益者,未来,希望做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琴澳共融,串联成“珠”,协同打造大湾区中药质量检验测试认证的高地,让世界看到中国智慧。”

  赵静对女科学家“后浪们”说:“不要畏难,万事开头难,作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我们既能以庖丁解牛之细密拆解科学难题,亦能以滴水穿石之韧劲穿越十年寒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干一行,爱一行,因为热爱,可抵万难!大家共勉。”,最后她还建议:“多找榜样和组织,色谱行业女学者协会里榜样很多,组织活动丰富多彩。尊重前辈,向前辈多学习,相互帮助,一起前行。”

  国家青年岐黄学者,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研究员,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国家糖工程技术中心-澳门大学中药糖工程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西太区草药监管协调论坛永久秘书处的秘书兼项目主任。兼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所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中药质量鉴定学会秘书长,澳门医务联合总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门专业女性协会副理事长,澳门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主持与参与国家级部级省级项目20 项,获得国内外奖项30余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发表期刊SCI文章200余篇, 参编主编著作10部(英文3部),主编拥有发明专利18项。201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国际色谱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4年受到美国药典委员会团队嘉奖,2018年获得澳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获得澳门自然科学三等奖,2020年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4年澳门科学技术二等奖。

瓦楞纸箱定制

手机站